2022-02-22
据悉,进入2022年后,大的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的预期升温,不过"稳"面临现实掣肘∶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已拐点向下,历史经验显示下行周期或持续 4-6个季度;地产税对行业需求的影响亦有待观察。基建投资层面,从资金拆解视角对投资弹性的测算并不乐观,主要由财政支出或进-步在民生领域发力、十地出让金改由秘务部广征收、银保监15号文对城投资的限制。在地产-基建资金循环逐步打破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亟需新型投副资工具;公募基建 RE|Ts将为关键一坏。
建筑业正在面临中长期变革,行业专家预测:行业业态将发生重大改变∶1)建筑业合规化带来龙头企业集中度趋势性提升; 2)基建项目投融资机制的改革。 公募 REITs 的开形式或是下一阶段基建及建筑企业用以融资、盘活资产的重要融资工具;3)劳动力短缺将长期存在,带来建筑企业生产组织开形式、面配套行业等长期变革;4)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大势所趋,建筑产品化势不可挡。
2022年建筑业行业专家看好三个方向∶
1)建筑央企价值重估。龙头集中度提升势不可挡,21H1八家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占建筑业新签合同总额已达 40%,但收入占比仅有 22%;随着央企去杠杆告一段落,判断其 ROE边际提升、经营效率持续改善。我们判断2022年将是基建公募 REITs 快速发展的一年,建筑央企存量运营资产规模较大;未来可通过基建公募 REITs 盘活存量资产、获得一次性投资收益、大幅改善报表质量并能获得工程业务持续扩张的能力。
2)电力电网领域景气度确定性提升。"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提升新能源发电占比是必然选择,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确定性增长。同时,由干新能源发电对干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冲击,现有的电网体系也必将迎来相应改造。电源侧诸如光伏(含分布式光伏、BIPV)、风电、水电、核电等方向;电网侧如储能(抽水蓄能、化学储能等,用户侧储能)、特高压等方向均有望迎来景气向上周期。
3)劳动力缺口带来的装配式及设备租赁行业增长趋势。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降低现场施工人数、提高工程效率;对干相关企业,也是从工程向制造的重大转变。设备租赁行业兴起的背景亦为人工替代,即工地施工所使用的辅助性机械设备增多,同时干租模式可以大幅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以高空作业平台为代表的设备租赁行业目前正迎来行业成长期。
从 2008 年金融危机开始算起,我国基建投资共经历了四轮周期,分别是2008Q1-2012Q1,2012Q2-2015Q4,2016Q1-2019Q1,201902至今。前三轮周期分别持续了17个季度、15个季度、13个季度,上升周期分别是8个季度、6 个季度、3个季度。总的来说,前三轮周期持续时间依次递减,尤其是上升周期持续时间依次递减。
从基建投资与 GDP增速的关系来看,基建周期领先干GDP 增长周期,基建投资的上行周期往往启动于 GDP增速下滑阶段,结束于GDP增速上升阶段。这一现象是由基建稳增长的定位决定的,经济出现下行时,需要基建发力稳定 GDP增速,达到稳增长的目的后,基建增速开始见顶回落。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后,我国"四万亿" 的出台造就了上述第—轮基建投资周期,也是能级最强的一个周期。"十八大" 之后,新—届领导人带来了新的经济调控思路,尤其是 2015年之后开启的供给侧改革,使得周期波动逐渐平稳,避免大开大合,经济增速也相对稳定。2018年下半年,政府工作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至 2019O2,基建增速逐渐见底回升。受限干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控制,本轮周期基建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资金来源的主要变量是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发行额。下一阶段,基建亟需投融资工具创新。
建筑业行业专家对于2022年的行业市场预测是:"稳"的预期升温、新开工承压、竣工将有韧性。22年决定基建投资的关键变量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及使用情况、公募基建 REITs 发行规模。专家测算结果显示,乐观、中性、悲观情形下,22年厂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分别为2.9%、0.8%、-1.1%。总体上,在稳增长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专家认为 22年基建投资增速或与21年基本持平。节泰方面,由干今年专项债发行整体较晚,发行后实际资金到位可能集中在 22Q1,从而 22Q1 基建增速或将高于 22年整体增速。地产角度,专家认为地产销售疲软背景下,地产新开工趋势下行已成定局;数据显示22 年竣工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高点或在 22年中。
建筑业行业专家指出建筑板块今年行情表现已有触底回升迹象,截至 10 月 15日,板块涨幅位于申万31个一级子板块第 18位,排在中游靠后水平;板块内,受益于新能源主题的相关个股纷纷大涨,部分有资产价值重估逻辑的央企(如中国电建、中国能源建设、中国化学、中国中冶)均有翻倍涨幅,并带动其他建筑央企短暂修复估值。低估值叠加三大主题的确定性,我们对 22年板块预期不悲观。我们认为板块估值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维持建筑装饰行业"买入"评级。
具体而言,2022年行业专家看好三个方向∶
1)建筑央企价值重估。建筑央企减值计提较产业链其他龙头公司更为充分,资产有安全边际;同时建筑央企已基本完成降杠杆过程,ROE 呈边际回升态势,基本面逐步改善,经营效率提升;公募基建 REITs 或可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改善报表质量。现阶段建筑央企估值整体偏低,仍有提升空间。标的角度,推荐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化学、中国中治、中国建筑。
2)电力电网领域景气度提升。"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提升新能源发电占比是必然选择,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确定性增长;参考国家规划,"十四五"期间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量增长或超 100%。同时,新能源比例提高催生了储能需求,"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预计增长 100%左右。标的角度,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源建设。
3)劳动力缺口带来的装配式及设备租赁大趋势。建筑业从业人数顶峰已过,自2017年以来,建筑业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进—步加深,农民工平均年龄逐步上升,五年来上升 3岁;人力成本日益攀升,建筑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 2015年4073 元/月上涨至 2019年5465元/月,建筑工业化和设备替代需求呼之欲出。标的角度,推荐钢结构制造环节龙头公司鸿路钢构,建议关注设备租赁龙头华铁应急。
行业专家预测2022年“互联网+”建筑工程潜力巨大。如今,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同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也给传统的劳务派遣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成都建筑工程”是一个专业的行业信息5G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行业资源,集合资讯、企业、劳务供求等信息,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劳务资源、供需等一体化服务,打造行业发展新生态。
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机遇,转型升级是时代的潮流。“成都建筑工程”平台实现了行业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互通,将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及时解决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互联网与建筑工程行业的融合发展必将创造出一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
“成都建筑工程”平台在创建多年并运作后,在业内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2022年新年伊始,随着“成都建筑工程”平台的创新性运营,大胆创新,为建筑劳务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今年“成都建筑工程”平台,必将在新的5G互联网领域,给大家带来新的就业方式,新的生活态度。
“成都建筑工程”平台的主要能力是对接政府以及企业和私人的一些工程,让各个做建筑工程的企业都可以在该平台上找到自己适合的工程。也让企业找到自己心仪的建筑团队。实现双赢的场面。
“成都建筑工程”平台在劳务派遣行业也做了非常大胆的尝试,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建筑劳务就是单纯的农民工。现在成都建筑工程将打破这个固有的印象,成都建筑工程拥有最新的5G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为企业输送各类符合要求的人才,今后将领先于建筑劳务这一行业。
找工作
建筑业招工的传统模式是,工头(或称班组长)从建筑公司获取分包项目,再通过老乡或熟人介绍来招募工人,经常出现招工方招不到人,而工人也长期找不工作的情况。“成都建筑工程”平台为减少市场上供求方的信息不对称、提升招聘效率,推出了找工/招工模块。
这一功能的商业模式是,在撮合找工和招工双方的基础上进行收费。工人要想查看工头的联系电话,工头想要查看正在找工作的工人电话,就需要付出一定的积分,而积分可以通过推荐新用户或充值获取。
据悉,“成都建筑工程”平台下一步将会推出根据工人和工头的年龄、家乡、出工数据、工资发放记录、熟练度、相关行业,双方信用评价情况等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筛选,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工作的精准匹配,然后通过大数据功能推送。
记录工时
建筑业一般都是采取了纸笔记工时的方式,工头和工人各有一个记录本,在结算时作为发放工钱的依据。但是,工人和工头分别记工,最终核对的工时,往往有出入。“成都建筑工程”平台因此借鉴了现在的互联网上班打卡的方式。只要一上班,工头与工人分别两端记工、随时对账的功能,保证了工头或者工人遗漏或遗忘的时候,提供一个保障。用户可以输入一个工时的时间、工资,然后在每次工时完成后打卡记录。
工资发放
当前建筑业给工人的结算方式是,工头把和工人确认过的工时情况提交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再请第三方建筑劳务公司给工人和工头发放工钱。这种方式避免了以前建筑公司直接将工钱发给工头,再由工头发给工人过程中,工头克扣工钱的情况,但部分第三方劳务公司发放工钱时仍会有一些不规范行为。
据悉,“成都建筑工程”平台给建筑企业、工头、工人提供了在手机上记工记账、同步核对的功能,并遵循按照灵活用工模式的相关要求,协助工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这样,“成都建筑工程”平台既可以避免由于各方记录工天不对称出现的拖欠工资行为,又能让工人在不减少收入的情况下合法缴税。
“成都建筑工程”平台在设备租赁方面也有涉及。在“成都建筑工程”平台上各个建筑工程企业可以把自家的设备,通过租赁或者转让的方式交予第三方,以此保障了一些建筑企业设备不足,有的建筑企业设备放置吃灰的情况。还有的大企业淘汰下来的设备对一些企业而言都是好的设备,可以通过转让让资金和设备得到最大化的使用。
行业专家指出:设备租赁赛道前景广阔。2019年,美国建造支出约为 1.36万亿美元,折人民币约8.97万亿元;同期,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约为 24.8万亿人民币,约为美国的 1.77倍。相应,若我国设备租赁渗透率与美国一致,则工程设备租赁市场的潜在规模可达 1万亿人民币左右。当然,由于目前并没有权威的数据来源来判断现有工程设备经营租赁市场的规模,主要由于工程设备经营租赁市场过于分散(中国建筑业协会口径,国内目前工程机械租赁服务企业达 2万多家),导致数据统计有一定困难性,工程设备经营租赁真实的市场规模尚没有明确的数据。
2013年末,建筑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台数约为1150万台,设备净值约为 6094 亿元。基本可以判断 13 年之前,建筑业设备租赁渗透率较低, 多以自持为主。该数据与建筑业设备购置支出相匹配。当然,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湿租"企业被归类为建筑分包企业,导致自持设备数据有一定失真。不论如何,都意味着国内"干租"市场在 13年之前规模较小。
14-15年以来租赁行业迎来较为明显的发展。16 年租赁行业设备工器具购置规模达到了 1220亿元,且16、17年租赁行业购置设备的规模远大干建筑业。假设设备使用周期约10年,设备租赁的资产周转率在 0.5x左右,则2017年工程租赁的市场规模约为 2000 亿左右,若以潜在规模1万亿人民币而言,中国工程设备租赁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成都建筑工程正致力于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全球化发展。不断展现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成都建筑工程为广大的建筑公司与广大的用户建立了共同的发展平台,为正在寻找就业的人提供了广大的就业岗位,好的就业环境,好的老板,为建筑企业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才,给予了更多的选择。“成都建筑工程”平台不仅建立了庞大的国际、国内的劳务平台,获得了商业伙伴和广大用户的信赖,也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关注,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成都建筑工程”平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01-08
01-01
12-31
12-31
12-31
12-28
12-23
12-17
12-16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