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IDOPRESS
专家:热射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高温下的生命防线!盛夏的午后,阳光炽热如熔化的铁水倾泻而下,柏油路面蒸腾着肉眼可见的热浪,空气仿佛被拧成了滚烫的棉絮。这样的高温天里,医院急诊室的大门被匆匆推开——一位在户外工作的工人面色潮红地倒下,体温表显示超过40℃,意识已模糊。这不是偶然的中暑,而是潜藏在高温背后的致命杀手——热射病发出的预警。
当气温突破35℃,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开始面临严峻考验。正常情况下,身体通过出汗、血管扩张等方式将核心体温稳定在36-37℃。但在持续高温高湿环境中,汗液蒸发受阻,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如同给身体罩上了一层密不透风的蒸笼。当核心体温飙升至40℃以上时,热射病便会袭来,全身器官经历“烘烤”般的摧残。
这种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猛烈攻击。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头痛欲裂,接着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滚烫发红,呼吸急促浅快。若未能及时降温,病情会迅速恶化:患者可能突然陷入谵妄,胡言乱语、躁动不安;或进入嗜睡状态,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更严重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最终陷入深度昏迷。这些症状背后是大脑细胞在高温中逐渐坏死,各个脏器在热浪中濒临衰竭。
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远超许多急性病症。它像隐形的刽子手,在高温天气里潜伏在工地、球场、封闭车厢等场所,尤其偏爱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的劳动者、剧烈运动的年轻人以及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儿童。曾经有建筑工人在高温下连续作业4小时后突然倒地,送医时体温已达42℃,虽经全力抢救仍因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这样的悲剧时刻提醒我们,热射病绝非普通中暑,而是能在短时间内夺走生命的致命威胁。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