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旅 新闻 体育 房产 财经 健康 酒店 教育 汽车 游戏 娱乐 时尚 生活 商业 科技 智能 亲子 食品

合肥,即将诞生一个超级IPO

2025-07-10 IDOPRESS

A股即将迎来一位真正的王者。

7月7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鑫存储)启动首次上市辅导,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长鑫存储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通用型DRAM的IDM企业。它与专攻NAND Flash的长江存储,被并称为中国的存储双雄。

所谓DRAM,也就是你电脑里的内存条,是几乎所有智能设备都离不开的基础芯片。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再到新兴的虚拟现实、物联网设备和机器人,如果没有DRAM,都会成为废铁。毫不夸张的说,DRAM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之一。

如此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任何大国都不会甘心拱手让人,中国尤其如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中国9成以上的存储芯片需要进口。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发布的《中国芯片产品贸易月度监测报告》,仅2024年中国就进口了932亿美元的存储芯片,其中一半以上是DRAM。攻克DRAM,是一场中国不能输的战役。

然而,在长鑫存储之前中国的DRAM产业几乎是空白。2016年成立长鑫存储,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奇迹般地完成了从0到1的创业,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全球DRAM市场已维持二十余年的铁板一块的格局。长鑫存储的成功,是中国科技产业真正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一个关键风向标。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2024年新规,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若进展顺利,预计最快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可提交IPO申请。资料显示,长鑫存储在上市前的融资中估值就已经高达1500亿元。看一看A股上2000多亿市值的寒武纪和3000多亿市值的海光信息,长鑫存储的IPO将非常令人期待。

中国DRAM的漫漫长路

DRAM是如此重要,中国对它的攻关跨越了数十年时间、耗资数千亿,长鑫存储不过是这部史诗的最新章节。

这场战役可以一直追溯到1970-1980年代。197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研究组试制出中国大陆第一块1K DRAM,这比英特尔量产世界上第一颗DRAM芯片晚了五年时间。1979年,中国科学院的半导体研究所试制成功了4K DRAM,1980年又研制成功了16K的DRAM,只比韩国晚一到两年。

应该说,直到1980年代初,中国在科研上与全球领先的DRAM玩家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在DRAM产业化上屡屡受挫,最终错失了产业的黄金机遇期。

1990年8月,中国决定在“八五”计划期间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著名的“908工程”出炉。908工程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决心。这20亿资金的大部分都投向了位于无锡的华晶电子集团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具规模的晶圆厂。

但这一次尝试的结果非常不理想。1993年无锡华晶制造出第一块256K DRAM,比韩国晚7年。然后直到1997年,华晶工程终于建成投产,此时其技术水平已大大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四至五代,完全丧失了商业竞争力。投产当年华晶即亏损2.4亿元,几年后其部分业务被整合至其它企业,自身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无锡华晶之后的第二次尝试,是1995年启动的“909”工程,该工程的旗舰项目是1996年在上海成立的华虹微电子有限公司。华虹没有选择闭门造车,而是与日本NEC公司合作。由NEC提供了当时主流的0.35微米技术,将主产品精准地定位在市场需求旺盛的64Mb DRAM上。

与无锡华晶长达近十年的拖延相比,上海华虹的推进速度要快得多。1999年,上海华虹成功量产64M DRAM,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重大突破。2000年,上海华虹实现盈利,标志着在商业上也取得了成功。然而,由于上海华虹在技术上依赖日本NEC公司,2001年后随着NEC退出DRAM市场,华虹也就退出了DRAM产业。

接下来对DRAM发起冲击的是中芯国际。2004年,中芯国际在北京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而后与日本DRAM大厂尔必达签署了代工协议,为其生产0.13微米工艺的DRAM芯片。

但这段合作没给中芯国际带来好结果。没多久双方就因商业纠纷而对簿公堂,最终导致中芯国际在2008年退出了DRAM代工市场。

至此,从计划模式到战略投资模式,再到纯市场化的代工模式,经历多轮尝试之后,中国始终未能染指DRAM产业分毫,DRAM仿佛成了中国产业升级之路上的一道天堑。

而在这几十年当中,全球DRAM市场在美、日、韩多年“三国杀”之后,逐渐形成了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与美国的美光科技三家巨头高度垄断的格局。这三家公司逐渐占据了全球DRAM市场超过95%的市场份额,已经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天降大任于合肥

面对这种局面,任何理智的人都会同意DRAM没有新玩家的机会了。寡头垄断的格局,意味着任何新玩家都将直面技术专利封锁、规模成本劣势和客户渠道壁垒。并且DRAM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单条产线投资就超过百亿美元。在缺乏成熟技术积累的情况下,谁能不计后果地投入一场规模如此巨大的烧钱马拉松?

没想到,此时还真杀出了一个不要命的程咬金。2016年,长鑫存储在合肥成立,中国又一次向DRAM产业发起挑战。

长鑫存储的“爹”是合肥,“妈”是兆易创新,两个都非等闲之辈。

一年之前,合肥刚刚完成了一轮对市属国有资本的大重组,组建了合肥产投、合肥建投、合肥兴泰三大国有投融资平台,“最牛风投城市”正呼之欲出。

另一边,兆易创新在这一年登陆上交所,以连续18个一字涨停,成为当年的“打新王”。兆易创新当时已经是一家世界知名的存储龙头,但其主打产品Nor Flash,是一种在整个存储市场上占比仅2%左右的边缘产品。此时,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想要挑战一下DRAM这顶存储行业的皇冠了。

于是乎,合肥出钱,兆易创新出力,长鑫存储就这样出炉了。根据合肥产投与兆易创新签署的《关于存储器研发项目之合作协议》,项目一期总投资180亿,合肥产投与兆易创新各按照4:1负责筹集。合肥产投的144亿先到位,兆易创新的36亿元其后几年陆续到位。另外,协议约定长鑫存储优先给兆易代加工DRAM芯片,兆易创新则允诺帮长鑫代销自产的DRAM芯片产品。

成立之后,长鑫存储以奇迹般的速度,几乎是一气呵成地攻克了DRAM这座堡垒。

2016年5月,长鑫项目启动。

2017年3月,一期工厂动工建设。

2018年1月,厂房建成,开始安装设备。

2018年底8Gb DDR4工程样片下线。

2019年三季度量产8Gb DDR4。

2019年底产能爬坡至2万片/月。

2020年开始规划二期工厂建设。

2020年底产能提升至7万片/月。

2021年突破17纳米工艺。

2024年二期工厂投产,总产能提升至24万片/月。

数据清晰的显示,长鑫存储已经事实上终结了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对全球DRAM市场的三头垄断。2014,长鑫存储已经占据全球DRAM市场5%的份额,位列全球第四大DRAM厂商。2025年的占有率预计将提升到8%,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存储芯片厂商。

1500亿估值,300亿融资

上市辅导的备案报告显示,目前长鑫存储的第一大股东是合肥产投旗下的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但持股比例仅有21.67%,不足以构成控股。这家估值1400亿的芯片巨头,目前并没有实际控制人。

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长鑫存储历史上进行了多轮、超大规模的融资。

长鑫存储最初的启动资金基本来自合肥产投的144亿元,但这笔钱大概只能烧两年多。2019年之时朱一明曾公开表示,长鑫存储的研发和资本开支当时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此后随着长鑫存储产能爬坡、二期工厂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资金从哪来?除了一部分债权融资外,比如国开行曾牵头给了长鑫上百亿元的银团贷款,其余主要是靠股权融资。

2019年3月,长鑫存储母公司睿力集成完成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是建行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专业子公司建信股权。建信股权管理着总规模3000亿元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属于国家队。

2020年12月,睿力集成进行了A轮融资,总金额156.5亿元,有10多家投资方参与,其中包括国家大基金二期、安徽投资集团、中国人寿保险、小米、君联资本、TCL创投等。其中,国家大基金一家投了47.6亿元。这一轮融资过后,睿力集成的估值达到了355亿元。

2021年6月B轮融资,金额为数十亿元,又有十多家投资方入局,包括基石资本、兆易创新、兰璞创投、美的投资、安徽担保集团、碧桂园创投等。

2022年2月C轮融资,继续增加十多个新股东,包括阿里巴巴、腾讯、IDG、深投控、阳光人寿等。

最近一轮融资是在2024年6月,融资金额达108亿元,估值达到1500亿元,投资方有交银投资、建信投资、方正和生等。

仅能查到金额的这几轮融资,总金额就已经接近300亿元了,长鑫存储的“吸金”能力在中国的创业公司中几乎是独一档的。工商信息显示,长鑫存储目前有多达49位股东,国家级基金、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产业方、专业PE和VC济济一堂。可以说,长鑫存储的成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DRAM的难题最终由长鑫存储来破解并非奇迹,国家意志和创新资本模式的结合,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中国打破技术垄断的决心与内外资源的协同效率,超乎了太多人想象。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